考研国家线,是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,包括应试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。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,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,分别为一区和二区。
从不看通知都不知道有这么多问题……回答一下吧1、思维导图不提供了,因为每年肖四题都不一样啊,背我们那年的也没有意义,有空可以自己做一个2、不是吹牛,不是天才,我是二战,但是一战士考本校…
暑假的时候我在学校的考研教室学习,刚开始搬书进去的时候,那里有很多书,很多人在埋头学习。我找了好久才找到自己的位置。刚开始大家都很认真学习,让我也有了一种紧张感......
跨专业考研,初试400+,复试第一录取。此篇针对考研失败的每一种情况给出应对策略,希望能助你一战上岸、前程似锦。先说一句,不建议用炮灰这个词。每个人都付出了心血,只是结果不如意。
其实,总体来说,过国家线确实不是很难,特别是一些诸如农学、工学等专业,但是,有些专业也比较难,比如金融类、医学等专业,确实挺难!对于国家线,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学会盯着它,......
我还有37天的时候心态就崩了,因为英语阅读从一篇对三个变成了一篇对0个,超越了焦虑,是绝望。我进行三个调整:1.出去玩了一天,当时去圆明园,因为天气冷了很冷清......
我是2019考研的考生,数学考了139分,虽然不是很高,但是感觉自己复习的还算不错,希望对下届考生有所帮助。数学是我感觉复习的最好的一门。一会看到我看的所有的视频和做的习题或者卷子,就知道我为啥对数学有自信了。我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是我没有什么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冲刺阶段,相反,我开始的早,就有大把时间思考我下一步要干什么。
看了大家相关的回答,都非常有价值!作为今年刚考研上岸的学姐~~给大家分享一个方法,相信我按照这个方法考研期间休息,可以让你的休息效率提升5倍!!!
基于对历年年考研⼤大作⽂文真题的考察与研究,给⼤大家总结了了⼤大作⽂文模板句句型和⼀一些模板的⾼高 分例例句句,供同学们记忆和拓拓展使⽤用。
现在距离考研还有四十来天的时间,小编收到了不少同学的抱怨,大家反映自己到了考研瓶颈期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焦虑。其实小编想说大家现在遇到的这些问题小编在考研时也遇到过,今天,小编就以学长学姐的角度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应对考研瓶颈期,稳住心态的问题。
考研倒计时37天!!2015年之前完型填空比较难,适用这个方法比较有效,现在完型填空有些基础基本都能得到5-7分,还是值得自己好好做一做,如果做不好,可以采用本文方法。但毕竟是基于数据统计,也就是惯例,惯例一般都是准确的,也有偶尔失常。
这是一路走来,第n次去问自己这个问题。不多不少,还有最后的四十天了,周围人都进入了某种狂热,但在这种时候,在一些安静下来的空隙,有时候这个问题不断地跳出来在脑海中闪来闪去。
先说一下我的数学水平,高考101(在这补充一下,高考分数跟考研没有直接关系,间接关系也很小,我只是为了说明一下我的数学水平才提到这个高考分数的),高中一度考过70多分。大学高数也是笔试分数59分在平时成绩的加成下勉强及格。这样的水平算普通了吧?
2021考研日程表
英语单词真的很重要,请从现在起每天坚持背单词。(这个背单词是泛指啊,你看真题文章学单词也是背单词,背单词书也是背单词。个人建议是前期可以拿起单词书背,后期主要是背真题中不会的单词。真题中不会的的单词可以摘抄出来背或者直接看文章背。但是直接看文章有个缺点就是后期你真题基本都刷上2-3遍了,文章基本都很熟悉了,看到开头就知道这篇文章在讲什么,所以很容易略过一些不会的单词,以为自己会了。)
那些说英语阅读简单的,良心不会痛吗?!很多同学英语的复习大致都按照这一顺序:阅读-翻译&作文-其他题型,其中,阅读是重中之重,40分的分值可不是闹着玩的。单词都认识,组成句子能认识2/3,再扩展成文章,就只能认识1/3。
第一轮复习策略英语、数学和专业课的第一轮复习都安排在起步期,因为英语、数学学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,而专业课程内容多而杂,量很大,因此第一轮复习宜早不宜迟。
调整心态,初试的高分与高排名并不意味着已经通过了复试,现在虽然已经仅差临门一脚,但是“人有失手,马有失蹄,天有不测风云”,每年都有“初试高排名,复试落马”的案例,希望今年不要落到我们头上。以初试的心态认真对待复试是最为重要的。
在考研的过程中,最让人头大的一件事就是选择学校了,因为专业一般选择本专业,这个没有什么问题,主要是选择学校。那么我们在选择学校的过程中应该首要考虑哪几个问题呢?第二个问题特别重要,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吧。
有些同学可能会觉得,现在距离2021考研还早,其实,如果我们去除上课、考试、寒暑假的时间,真正留给我们考研准备的时间,并不多。所以说,前期的准备工作应该及早开始。那么,我们在准备阶段到底应该做哪些工作呢?